所謂的「語感」大概就是跟什麼人,用什麼語言,就有什麼樣的態度說話,正確的拉近彼此的關係化解隔閡。
台灣人常習慣的''蛤'',對日本人來說會覺得非常失禮,是輕視挑釁的態度。
說日文不自覺的就會變得禮貌起來,因為要配合日本人客氣,即使一開始覺得假惺惺,後來也覺得這是應該要有的禮貌和尊重。
說英文自然而然就變得有侵略性,因為這是一個直來直往的語言。(拐彎抹角英國人除外)
最有趣的還是中文的語感,跟台灣人不知不覺的就會把辛苦了不客氣掛在嘴邊,換成中國人對方可能覺得你太客氣多禮,太過禮貌客氣反而顯的氣勢弱有距離感,得適時地嚷嚷,才像是一個水平。跟新加坡馬來西亞人說起中文,不在語尾加個la, lo, liao,就覺得哪裡不對勁,不夠親切融入。
同事說我講電話時反差好大,常常以為我在吵架似的,下一刻又笑了起來,聽不懂中文的他們,無法理解中文語感有這麼大的差異,我覺得每天切換語感之餘,好像都在角色扮演似的,有適度的解放感呢。🐱🐽🐒🐮